青铜器(第2组)5盎司金币赏析
据历史记载,古老的华夏民族和其它的民族一样,也同样遭遇到了古印欧人的威胁。但正是在妇好的带领下,华夏民族成功地战胜了侵略者,把自己的种族和文明保存了下来,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 挺立至今的民族。在那个时代人们就已经将她的丰功伟绩以青铜器形式加以记载传承。其中 为 的就是司母辛方鼎。据说,它是商王武丁为纪念妇好而铸造的。
司母辛鼎是商代晚期标志性的作品,在现出土的铜鼎中它的重量排行第二,并且比排行 的司母戊大方鼎保存得 加完好。它的纹饰狞厉神秘,刻镂深重凸出,称得上是我国青铜艺术成熟期 审美价值的青铜艺术品。它的内壁中部有铭文“司母辛”三字,“司母辛”是殷商后人对“国母”妇好的尊称,此三字铭上了历史的印记,记载着后人对这位曾经为商王朝作出重大贡献的“国母”无限爱戴与哀悼之情。
青铜器(第2组)5盎司金币在设计上虽然沿袭了 组的设计风格,但与实物毕竟不同。虽然图案原形较 组的兽面纹方鼎小,但是由于司母辛鼎口呈长方形、短沿方唇,故而布局在币面时,占的面积 大,几乎占据了2/3的面积,同时又以尊 金黄色作为统一色系,彰显了这尊鼎的 族之气。下面余1/3的面积,辅以古铜色,几处弯曲的椭圆的纹饰,像极了朵朵祥云,紧紧的环绕鼎的粗壮四足,给人一种古朴、大气之感。从这枚币上,我们不难体会设计者的匠心独运,合理的布局,巧妙的构思,色彩的巧妙搭配,使这枚金币充的“稳当、厚重、王者”之气扑面而来。
纵观所有的青铜器,我们不难发现,每一件青铜器,中国的古人总是在上面装饰了纹饰,而大多又以兽纹为主。这种设计方法,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中国的戏曲,主纹可以理解成戏曲里的唱腔,底纹就是唱腔与唱腔之间之的过文,它不仅起填空作用,也同时将古人对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认知与理解记录下来。当然,中国人也讲究圆满,所以每一件青铜器的表面都会被填得严严实实,即使是拐角处,也会被添上一点纹饰,将其填满面。
司母辛方鼎的造型纹饰印证了这一说法,口下四面及四转角各饰一兽面纹,以扉棱作鼻梁,兽口向下,眉目清晰,体较长,尾上翘,尾尖下卷,短足内屈,有爪。雷纹衬地。腹左、右侧和下侧分别饰以排列规整的乳钉纹三排,乳钉浮出器面。四足上端都饰兽面纹,兽口向下,目字形眼,细眉巨角,纹样浮出,极为醒目。口下长边一面内壁中部有铭文(司母辛)三字。如此繁复的设计,要在金银币上做 细微的表现,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,要知道,5盎司金币的直径才60MM,相当于图案与实物的比例接近1:15!工艺上,还要对主图进行细腻的多层次喷砂处理,以保证浮雕的立体感,复杂程度可想而知。这一切,在这枚5盎司的金币都以完满的体现,由此可见,中国现在的造币工艺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。
不仅如此,这枚司母辛方鼎金币的适当留白,使画面构图协调,减少构图太满给人的压抑感。很自然地引导读者把目光引向主体。下方大约1/3的篇幅,则采用了极为简洁的局部纹饰,衬以扉棱装饰与兽面纹图案为主图背景,既避免了喧宾夺主,又极好地展现了器物上有代表性的细节,可以说是画龙点睛之笔。如此巧妙的布局,不仅保存了原青铜器独有的独特之美,也体现了现代铸币技术的设计、铸造之美。能够将两美集于一美,两种文明集成一种文明,也只有当代高 的铸币之术。(供稿:连云港市广源金银珠宝有限责任公司)